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杯直播 > 正文

淄博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 淄博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

2016-2017学年,淄博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以筑牢基础、提升内涵为抓手,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职业教育实现了创新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2017年4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质的中等职业学校及招生专业的通知》(鲁教职字〔2017〕10号),淄博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其他学校附设中职班4所,共开设各类专业43个,专业布点数量115个。 1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4所(淄博市工业学校、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淄博理工学校、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学校4所(淄博市工业学校、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淄博理工学校、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职学校2所(淄博机电工程学校、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职学校立项学校2所(博山区第一职业中专、高青县职业中专),其他部门开办的中职学校1所(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企业办学1所(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我市严格按照教育厅公布的学校及备案专业安排所属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并指导、监督各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招生、学籍注册和颁发毕业证书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表一:2016-2017年淄博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单 1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县属/公办 临淄区教育局 国家示范校、省示范校在建 2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县属/公办 桓台县教体局 国家示范校、省示范校在建 3 淄博理工学校 县属/公办 淄川区教体局 国家示范校、省示范校在建 4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县属/公办 张店区教育局 国家示范校、省示范校在建 5 沂源县职教中心学校 县属/公办 沂源县教体局 省规范化学校 6 淄博机电工程学校 县属/公办 周村区教体局 省规范化学校 7 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县属/公办 博山区教体局 省规范化学校在建 8 高青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县属/公办 高青县教育局 省规范化学校在建 9 淄博市体育运动学校 市属/公办 淄博市体育局 合格学校 10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市属/公办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合格学校 11 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 市属/公办 淄博市教育局 附设中职班 12 齐鲁武术学校 市属/民办 淄博市教育局 附设中职班 13 淄博梓童山武术学校 市属/民办 淄博市教育局 附设中职班 14 万杰朝阳学校 市属/民办 淄博市教育局 附设中职班 加大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统筹力度,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有关政策措施,强力推动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淄博市教育局自2014年起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一的高中阶段招生平台,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等均纳入招生平台,学生统一填报志愿,教育部门实施统一录取。2016年-2017学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0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含技工学校)1.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9万人,招生职普比为0.37:0.63。 (二)设施设备 全市中职学校占地面积113.8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7.0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7102.91万元,其中实习实训设备总值21014.19万元,生均0.68万元;图书927033万册,生均30册;拥有教室1103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449间;拥有计算机数达到10506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8876台;拥有网络信息点6102个,电子图书80.6万册,上网课程134门。 (三)教师队伍 全市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2594人,专任教师2128人,生师比14.5:1;本年度授课专任教师2121人,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949人,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1172人,“双师型”教师8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9.10%。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55人,占比31%;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209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59%;达到硕士以上学历人数139人,占比6.55%。另外,聘请校外教师32人,其中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30人,占外聘教师的94%。 二、学生发展 (一)加强德育工作,学生素质不断提升。 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融合传统文化、齐文化、企业文化等多种元素,开发德育课程,健全德育体系,构建并不断完善具有淄博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体系。一是全市中职学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二是充分发掘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实施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渠道、多方位、立体化的开展德育教育,形成德育合力。 组织开展了以“共筑职教梦,喜迎十九大”为主题的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与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经信委、团市委共同制定下发了《2017年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实施方案》,自5月7日至5月13日在全市中职学校组织开展了实习学生返校会、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座谈会、家长进校园、学生成人宣誓、家校共育、企业家论坛、专业特色活动、校园文化节、技能展示比武、工匠劳模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包括学校师生、学生家长、企业代表、社会各界等共42000多人次在校园、周边社区、城市广场及合作企业等区域参加了活动,发放职业教育宣传材料13000多份,各级各类媒体报道60余次,让社会进一步了解了职业教育,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提高了职业教育影响力。 全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文化课一次合格率89.3%,专业技能课一次合格率93.2%,体质测评合格率96%,毕业率99%以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全的人格,掌握了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在用人单位赢得较好声誉。 (二)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提升就业质量。 以中职学校为依托,在每个区县设立全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在职业院校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课程,设立模拟创业示范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积累初步的创业经验;组织举办企业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认真贯彻《淄博市鼓励“零成本创业”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倡导培养中职学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塑造其创新综合素质,提高其创业基本能力。坚持以“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为指导,提倡职业学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实现“创新-课改-职业素养-社会责任”全程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受益面。组织全市中职院校校际创业模拟实训联赛、全市职业学校创业大赛,为展示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供平台,也为学生和企业家之间搭建桥梁,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2017年,我市全日制公办中职学校毕业学生数为9645人,就业学生数为9524人,其中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人数3805人,直接就业人数5719人,就业率达到98.75%。直接就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62.69%,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达到2300元左右,比上年度增加100元,增长率达到4.5%。 直接就业学生从产业分布看,毕业生从事第一产业的41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0.72%;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220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38.47%;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3478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60.81%。 直接就业学生从地域分布情况看,在本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506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88.48%;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659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11.52%;无学生到境外就业。 直接就业学生从城乡分布情况看,在城区就业的毕业生数为4463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78.04%;在镇区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13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19.86%;在乡村就业的毕业生数为120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2.10%。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突出专业规范化和特色化发展,通过专业调整,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地方支柱产业的紧密融合。组织对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专业进行了审核备案,新审批开设专业10个,撤销专业17个,全市中职学校共开设专业43个,设立专业点115个,基本覆盖了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每年培养毕业生9000多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充分发挥化工、机电、纺织服装、数控、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机械、建筑、汽修、旅游、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等11个市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深入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及支持政策,指导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等,促进产教和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我市有淄博市工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列入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计划,我市中职省级品牌专业数量达到12个。 表二:省级中职品牌专业名单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动漫 第一批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第二批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数控技术应用 第三批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四批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建筑工程施工 第一批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工程造价 第二批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机电技术应用 第四批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电子商务 第二批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电气技术应用 第二批

淄博市教育局 职业教育 淄博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三批 淄博理工学校 服装设计与工艺 第三批 淄博理工学校 纺织技术及营销 第三批 (二)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1.项目建设。推动中职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和示范性建设。加强对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淄博理工学校等3所首批省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项目进度的督导调度和绩效评估,对项目建设绩效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迎接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市前2批6个省级品牌专业的验收和第3批4个省级品牌专业的中期评估。加强对高青和博山2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的指导,多次对2所学校的新校建设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和指导调度,目前高青县职业中专新校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将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2017年我市又有1所中职学校被列入第二批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我市国家改革示范校达到4所,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立项学校4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2所,省级规范化中职学校建设立项学校2所,国家改革示范校数量位列全省第4位。实施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组织4所中职学校依托优质紧缺专业申报了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淄博理工学校新实训楼、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建筑综合实训基地、淄博机电工程学校实训中心等一批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高。 2.各类竞赛。组织了中职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省和国家竞赛。在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组织的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中,我市中职学生作品荣获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和11个优秀奖的优异成绩,10位中职学校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淄博信息工程学校、淄博工业学校和淄博建筑工程学校获得“学校优秀组织奖”。在先期举行的山东省复赛中,我市推荐作品获得9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和5个优秀奖,淄博市教育局荣获山东省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工作贡献奖。组织举办了全市第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共设中职和高职学生组、教师组4个组别34个专业类别121个比赛项目,全市有15所职业院校共800余名选手参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赛、国赛,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获得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和7个三等奖;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市承办了4个比赛项目,并获得8个一等奖、13个二等奖和10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省赛、国赛成绩均名列全省17市前茅。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1.盘活机构编制资源,优化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通过盘活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优化中职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做好职业院校的机构编制保障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职业院校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进行核编工作基础上,按照核定编制及实际需要制定教师配备计划,努力配足配齐教师。全市公办职业院校均为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有充分保障。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能工巧匠进职校”项目,组织全市6所中职学校面向全省招聘了8名学校紧缺的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缓解了我市中职学校高水平实习指导教师的紧缺。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了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推荐工作,经过省级评审,有1名校长、7名教师列入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建设工程。组织市技术能手、行业岗位能手申报工作,推荐15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参与评选。组织中职学校教师参加全国和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取得突破,淄博理工学校曹在津老师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 3.发挥职称评聘工作导向作用。自2015年起,我市对中职学校教师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严格执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水平评价基本标准条件》,标准中对评聘中高级职称的业绩能力水平有明确指标规定,育人业绩、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教研成果均为指标的重要内容。通过职称评聘,引导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取得与任职专业有关的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教研水平。 4.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培训。组织开展职业院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注重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训培养,按规定落实教师定期企业实践制度,通过将教师派出学习和把专家请进学校讲课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类师资培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本学年,分期分批组织推荐69名中职学校教师参加省级中职教师骨干培训,推荐84名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组织全市9名中职校长参加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进一步提升中职校长的专业素质。 四、校企合作 (一)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大力提倡“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就业。鼓励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协商,建立企业资助的奖学、助学基金,开办“企业冠名”班,以加强学校和企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相渗透,促进企业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获得新员工。根据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开设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专业,专业教学为企业“量身订做”,适应订单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办学成效显著,涌现了不少典型和范例,其中淄博理工学校被表彰为山东省首批校企一体化办学示范学校。 (二)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有关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文件精神,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市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推进会议,全面部署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提高职业院校安全管理水平,维护学校和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各职业院校均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了将学生实习实训补贴和投保经费专款专用。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规定》印发以后,组织全市中职学校认真开展对《规定》的学习,进一步规范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切实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教会议精神,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使我市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道路,近年来,淄博市教育局、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充分调研发动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各职业院校的不同专业特色,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先后批准成立了以淄博工业学校为龙头组建的淄博市创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淄博建筑工程学校为龙头组建的淄博市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以淄博理工学校为龙头组建的淄博市理工职业教育集团、以淄博信息工程学校为龙头组建的淄博市机电职业教育集团和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为龙头组建的淄博市服装纺织职业教育集团等5个行业性职教集团;淄博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以淄博职业学院为龙头组建的区域性综合职业教育集团:淄博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各院校开设专业已覆盖淄博市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冶金、化工、医药、陶瓷等传统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门类,共涉及机械设计制造与机电设备、自动化与电子信息技术等19大专业(群)、92个专业。各职教集团成立以来,始终以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平等、合作、诚信、创新、共赢”为原则,解放思想、务实高效,加强交流与合作,使学校和企业在设备、师资、技术、信息、教学、实习、生产基地、技能鉴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集团及各成员单位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我市有3家职教集团被省教育厅公布为山东省骨干职教集团,占全省总数的1/5。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上下贯通。淄博工业学校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和淄博建筑工程学校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面向全市初中毕业生招生86人实施“3+4”对口贯通培养。全市“三二连读”招生专业扩大到6所中职学校的19个专业。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指导中职学校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以4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为试点,组织实施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其中淄博工业学校被确定为全省试点学校,已制定了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各职业院校坚持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鼓励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各职业院校学生基本实现了双证乃至多证离校。 (二)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服务。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精神,面向未就业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力、退役士兵、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及培训,提高其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好新常态下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各初中学校和高中学校对所有应届毕业生开设人生规划课程,针对中学生面临的升学与就业等现实问题,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未来就业的形势、职业生涯认知、职业领域探索、职业权益保障、职业生涯准备等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领。同时依托中职学校,实行优秀技能教师走进初中、高中学校,分期分批对不想继续升学的学生进行初步的技能理论培训。各区县职业学校、各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通过调研,及时了解农村技能培训需求,制定实施计划,合理设置培训专业,开展针对性培训。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让受训学员能够坐得下、听得进、有提高、能上岗。2016-2017学年度,全市中职学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达到10万人次以上。 (三)积极开展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2017年,是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全面实施深入推进的重要一年。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助推西藏日喀则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职业教育东西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文件精神,我们按照上级统一制定的支援规划,结合本市情况,认真安排部署,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启动了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昂仁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工作。在对口支援工作中,该校精心组织,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周密实施,努力推动这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强化了重点专业支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学生管理经验,分享校园文化成果;分享校企合作经验,进行产教结合交流,大力促进受援学校的发展,得到了昂仁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各方面的好评。 二是启动了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石柱县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工作。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石柱县职教中心进行了对接,建立的结对帮扶关系,制定了《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结对帮扶石柱县职教中心工作方案》。通过接收石柱县职教中心领导来校挂职,选派教师双向挂职交流等方式,在名师培养、专业建设、精品课程方面为协作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在教学信息资料收集方面提供支持,促进了结对学校的发展。 六、政府履责 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始终将职业教育作为全市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把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市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统筹规划,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为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加强了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对统筹全市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年内与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先后一起研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工作的通知》(淄教职发〔2017〕13号)、《关于举办淄博市第八届职业(技工)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淄教职字〔2017〕6号)、《关于做好2017年淄博市职业教育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淄教职字〔2017〕7号)等多个职业教育方面的文件通知,进一步凝聚了职业教育发展合力,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组织全市中职学校校长赴佛山、宁波开展了对标学习职业教育工作,指导全市中职学校与佛山、宁波中职学校开展对标学习活动,制定学校对标工作实施方案,为我市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文化建设、专业设置和校企合作等方面与职业教育先进地区进行深度学习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一是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根据国家、省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总体要求,我市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将中职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16年,全市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达到107139万元,比上年度增加16183万元,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为11.41%,比上年度增加0.71%。二是全面落实中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按照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鲁财教【2013】58号)要求,积极推动各级财政将免学费补助转换为按专业补助公用经费的新机制。目前,我市8所区县属中职学校已按固定的中职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安排年度部门预算,大大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水平,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以赛促教,深化中职专业课堂教学改革 ——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是专业覆盖面最广、参赛选手最多、社会影响最大、联合主办部门最全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 该校十分重视技能教学,强化技能训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学校屡获佳绩,连续多年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茅:2013年获得2金3银;2014年获得3银4铜;2015年获得2金3银1铜;2016年获得2金7银;2017年获得4金2银6铜。 技能竞赛的内容是各行业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借鉴学习技能大赛的教学、辅导经验,将技能竞赛项目、资源成果引入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引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专业课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提升了学校技能教学的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该校以技能竞赛参赛选手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方向,结合技能竞赛要求掌握的最新知识,调整课程设置,使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教学课程完美契合,完善、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计算机专业,结合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动画片制作等信息化竞赛项目,结合实际生产工作的需求,对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素养标准、核心技能要求、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修订,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修订完善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赛教一体,岗位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竞赛方式引进到日常教学中,用成就感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培养出适应企业生产工作实践的实用型人才。 各专业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岗位需要,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增删相关课程,达到专业课程最优化的目的。如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是从计算机专业衍生出来的,由于教学计划、师资安排等方面的惯性作用,在课程设置上以计算机设计软件课程居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艺术的倾向,而本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基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学习和训练,最终导致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力不全面,尤其是就业后的发展后劲不足。针对这种现状,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加上了很多艺术类课程,包括美术、音乐、书法等,特别是加大了美术鉴赏课的课时,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创意、色彩等因素所构成的美感进行解释、升华、体验、评价从而吸取其精华,以形成自己好的设计创意。例如,我国西安的大小雁塔是两座比较典型的各具形式美的宝塔。它们并不是体积的任意堆积的重复,也不是垂直一线上下同大,而表现为一级级的明朗的数字整数式的节奏美,这种差异比例显示了一种音乐感。通过艺术鉴赏进一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为提高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项目+任务”贯穿专业课课堂教学 该校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引领,将日常班级的专业课程实践,按照技能竞赛项目进行分组训练,指导教师与任课教师相结合,大赛训练与技能实训相结合,选手选拔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实现赛教一体,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目的;同时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出发,以工作室为平台,以企业实践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项目与生产项目的相互转化。例如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全国技能大赛,不管是图像图形比赛、动画片制作比赛,还是影视后期处理比赛,每一类项目均要求学生既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软件动手能力,这也正是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正确的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任务”的方式,通过美术创作和软件技能训练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主要采取项目教学中上大课,增加上课教师,美术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同时执教,互相配合资源整合,运用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艺术、技术同步指导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弥补了计算机老师软件熟、创意弱的不足,也补充了美术老师设计强、技术弱的缺陷。教学中有意识的强化技能训练,将项目任务贯穿在每一堂课中。 改革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师生综合素养 该校形成了“校企共建工作室,师生合力促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的“零距离”,校企合作着眼于“产、教、研、训一体化”的建设目标,把教学、生产、职业培训等融为一体,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生产性实习实训环境、教师企业挂职、技能提升等方面得到突破。企业技术人员定期来校指导专业实训,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实现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岗双责”。借助工作室在学校与企业、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学生与岗位之间实现了有效对接,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推动专业科学有效发展。 学校出台了教师企业实践相关文件,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走出去”,主要包括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化培训学习,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生产实践活动、从事科技协作与服务活动、开展社会考察和调查活动、从事文化服务活动和公益活动等,收到了良好效果。教师的眼界宽了,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专业水平及自身素质更是有所提升。 引进技能竞赛考评体系,优化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技能竞赛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的技能水平、心理素养、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量,这种全面的考评体系与企业和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学校对各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充实优化,以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和企业标准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吸收企业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参与,优化过程评价、引入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竞赛评价、创新项目作品评价,逐步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共同参与的立体化评价体系。 学校以赛促教,彻底改变了传统专业课堂“重理论,轻实践”的走向,将技能竞赛辅导教学的以“注重实效、着眼作品”为灵魂指导思想的课堂模式、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教学资源嫁接到专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赛教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改变了教学评价模式,将技能竞赛评价方式引入专业教学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成果的检验直接拿到企业生产一线去评价,以专业综合素养为考核主体,形成了由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参与的立体化专业评价体系;学校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深化中职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大幅提升了教学质量。 案例二:“教学工厂化、管理企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淄博理工学校 淄博理工学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以国家示范校、省级示范校、省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根据现代企业的真实环境,引进与企业生产线基本一致的实训设备,建成了具备纺纱、织造生产线的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内,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对学生实训实行企业化管理,促进了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角色的转换。 实施背景 纺织业是淄博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出口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包括化纤、棉纺织、色织、印染、服装、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的完整工业体系。但是纺织技术工人短缺一直是制约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因素。行业及企业的发展亟需一大批懂技术、能操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单纯依靠工厂内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纺织业技工已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始建于2003年,多年来为鲁泰公司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为鲁泰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实训基地内的实训设备、管理模式、思想观念已落后于企业的需要,为此,学校在国家示范校、省示范校、省品牌专业建设期间,对纺织实训基地进行了升级更新。 工作过程 (一)校企协商,共谋发展 基于双方需求,校企领导多次面谈协商,就实习设备购置、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模式、实训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实训基地改革共建协议,指导实训基地的改革建设。 (二)深入调研,了解行业需求 成立了由高校教师、行业专家、企业能工巧匠以及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先后深入鲁泰公司、山东齐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多家纺织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了各个公司纺织生产线的生产流程和设备,特别是调研了新型设备的功能和改进点;明确了流程中清花工、梳棉工、粗纱工、细纱工、织布工、验布工等涵盖纺织产业链的工作任务;基于工作任务熟悉了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座谈访谈,了解了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职工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形成了《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行业需求调研报告》。 (三)建设基于工作任务的实训基地 1.校内基础性实训基地建设 鲁泰公司按照行业新要求为实训基地更新了生产设备,先后更新了机织车间、纺纱车间、漂染车间、穿筘室、打结室、培训室、纺织品实验室、纺织成果文化展室等,涵盖了大部分专业课程的技能实训,可以同时容纳450人实训教学。 为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新增10台触摸屏电脑,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资源库,大部分教学内容实现了多媒体课件授课,为实训基地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图5: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触摸屏电脑查询资料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建成了与企业生产相对接的纺纱、织布两条生产线。纺纱生产线主要用于学生对纺纱各工序的操作训练。现在学生已经能够完成对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粗纱、细纱、络筒工序的熟练操作,并能够生产出筒子纱线。该生产线还为鲁泰公司研发中心技术人员进行彩棉试验提供了条件。织布生产线主要按照企业方式运作,由学生进行机动品种的处理,每月生产2000米色织布,运往公司由工人进行检验,并进行后整理工作。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熟练地掌握了织造工序的每个操作环节,熟悉了产品制作的先进工艺过程和企业管理标准。 图6:学生生产性实训 (四)建立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1.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企业化管理体系 为让学生尽早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实训基地引进了鲁泰公司《鲁泰公司岗位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培训制度》《员工岗位职责》等制度,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为适应新机器、新设备的需要,实训基地引进了鲁泰公司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6S管理体系,逐步在实训基地形成企业化管理体系。 2.引进企业理念 聘请鲁泰公司管理干部全程管理实训基地学生安全生产、组织纪律、技术技能等工作,逐步建立学生的车间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到鲁泰公司实地参观体验,感受企业氛围,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建立学生的企业意识。实行文化融合,在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制作“百年鲁泰,世界一流”“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员工负责”“以人为本”等宣传栏、标语,利用触摸屏宣传鲁泰公司企业文化、纺织技术专业知识等,引导学生由“我是学生”向“我是员工”,由“我在学校”向“我在企业”理念的转变。 3.增进校企人员交流 一是聘请鲁泰公司员工到实训基地担任管理干部和技术指导,用企业理念直接管理学生;二是选派纺织专业教师和班主任到鲁泰公司进行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培训,间接用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学生;三是安排管理干部到鲁泰公司进行学习体验,回校后以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学校事务。 保障措施 1.制度先行,保障有力 与合作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制定各实训车间建设管理办法,保证工作进度与质量。 2.组织保障,推进有序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以系书记、鲁泰公司部门经理、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企业专家为核心的建设团队,确保基地建设统筹有力,推进有序。 3.经费到位,管理规范 鲁泰公司投入550万元,学校自筹110余万元用于纺织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制定了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经费保障。 建设成果 1.促进了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的改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新建实训基地,更新了实训设备。目前,实训基地包括9个实训车间,新增设备总值6637191.28元,总数量71台(套)。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现状,使实践性教学成为主体,学生变得能学、爱学、好学。学生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比赛。 图7:技能大赛颁奖仪式 二是鲁泰公司选派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骨干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优化了教师结构比例;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参与基地生产实践,提高了职业技能,积累了生产经验,锻炼了动手示范能力,从而更新了教师的职业教育观念,培养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企业化管理能力,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企业化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8:兼职教师指导学生 图9:教师进企业实践 三是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能为学生提供项目教学,而且具有部分生产能力。实训实习期间,由学生承担鲁泰公司部分生产任务。学生生产的产品完全纳入企业生产计划,实现了“教学工厂化”模式。 四是学校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有益补充,实训场所的布置、规章制度以及管理等完全按照企业6S要求运行,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管理。 2.实现了师生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师生在真实企业场景下进行操作,技能水平提升很快。现阶段,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已有20名教师获得纺织类高级技工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该专业专业带头人边继玲老师2017年被评为“齐鲁名师”,多名教师被评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图10: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在学生培养方面,两年来订单培养的500余人中近120余人获得了由鲁泰公司设立和发放的“鲁泰纺织奖学金”,并在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初次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企业满意度均达100%。 图11:鲁泰奖学金颁奖仪式 3.实现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校企合作共建纺织生产性实训基地,提升了校企合作层次。学生为企业生产产品,可以将企业最新技术成果引入到专业教学中,使课程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并能及时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更好地进行课程的开发,使课程和教材内容与该领域的先进纺织技术同步。学生通过该类项目式课程的实训学习,能学到最新生产技术,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及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4.催化了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企业岗位群构建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系统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纺纱工艺、机织工艺、市场营销三个方向,在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立了8门公共基础课程、6门专业核心课程、9门专业方向课程和9门素质拓展课程。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图1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5.推进了教科研工作的发展 专业教师参与编写了《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完成了《棉纺织理论与实践教程》《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实训指导书》《机械制图》三本校本教材的编写,其中《棉纺织理论与实践教程》与《机械制图》已开发为网络课程;《棉纺织理论与实践》被评为淄博市第一批精品课程;成功申报省级教改项目《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的实践研究》;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成功申报山东省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在各级比赛中屡获奖项,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并获奖。 图10:三门校本教材 图11:教师获奖证书 图13:市级精品课程 6.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该专业招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4个班以上,200多名学生,学生初次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体会与思考 1.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与课程建设的衔接和融合,提高实训基地的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2.学校高技能人才尚欠缺,双师层次有待提高。专业教师距离成为能指导当地企业生产的名师、名家还有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在于创新机制。我们应该从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具体工作中寻求合作共赢的结合点,将企业的观念、规范、管理、文化和师资等渗透到中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案例三: 校企合作创品牌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积累足够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首要条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学校实现高品质办学、跨越式发展的最终目标。淄博信息工程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校企深入合作为落脚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合作模式,不断拓展合作层次,确定了“校企合作建示范”的基本建设途径。 合作互补,实施“四引”促“四得” 以“校企合作、优势互补”为指导思想,采用“四引”策略,实现“四得”。“四引”,即引入企业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资源,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引入企业项目,引领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企业文化,提升学校育人品质。“四得”即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四得”——学生获得“综合素养+职业能力+专业技术”;教师获得“业务素养+专业视野+核心技能”;学校获得“内外基地+特色凸显 +精品办学”;企业获得“技术人才+生产效益+长远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一是满足学生需求,构建对接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优化一体化教学环境。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针对性、专业技术的应用性和就业岗前培训的目标性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综合素养+职业能力+专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二是满足教师需求,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开阔专业师资视野。教师通过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研发锻炼,掌握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流程、岗位能力需求,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可以获得“业务素养+专业视野+核心技能”的切实提升。 三是满足学校需求,构建起更切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引导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直接参与教学内容的开发以及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等,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学校获得“内外基地+特色凸显 +精品办学”的稳步提升。 四是满足企业需求,培养综合素养高、专业技术好、执行能力强的企业急需人才。企业管理标准、流程、文化得以不断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校内外实训环境优化等工作中。企业得到不断的人才保障,获得“技术人才+生产效益+长远发展”的更大跨越。 “四引”共谋发展,创新成就未来 一是引入企业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组建重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引入企业标准,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指导专业建设,确立了以“德能相济,知行合一”为目标,以“校企共育”为基本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先后选派专业教师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就近对接淄博区域范围内各大企业单位,深入考察交流,完成了调研工作。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与上海商派、厦门优优汇联、山东星科、淄博与非门等企业深度合作落实专业课程标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别形成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递进式”、“全程项目,校企融合一体化”和“双平台、三方向、四阶段,多元立体发展”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引入企业资源,创新专业教学模式。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例。学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重组课程和教学内容,创新“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与厦门优优汇联联合开发 “C2C网上商城”和“品录移动商城”实践平台,合作开发《C2C网店运营》实践课程,与上海商派校企合作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精品课程,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教学资源相结合,搭建立体化实践平台。 电子商务专业与厦门优优汇联联合开发“C2C网上商城”平台以及手机店铺,通过让学生运营管理能实现真实交易的网络店铺,培养学生网店搭建、店铺装修、网店推广与营销、网店运营管理等技能。 学校建设了企业化的校园O2O电商创业实践基地。包括商品实体店、校园物流中心、电商项目团队办公区、摄影工作室等四个功能区。通过商品实体店铺运营锻炼了学生陈列、导购、运营、营销、财会等岗位技能;通过物流中心的工作锻炼了学生快递收发、仓储管理等岗位技能;利用摄影工作室锻炼学生商品拍摄、图片处理等岗位技能。在实践运营中,学校成为二十多个国内品牌商的电商销售渠道、品牌宣传渠道和人才供给渠道。 三是引入企业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为确保专业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项目订制式培训模式,即参照商务招标模式,实行需方提供培训要求、供方提供培训项目菜单,根据需求订购的模式,使培训内容与形式满足师资队伍建设中每一个人的发展目标和需求。 学校对调研信息及大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专业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目标和任务,确定参与培训的具体人员,结合企业专家的建议,形成“培训需求单”,并初步确定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等级和时间。 学校对培训方提供的“培训项目菜单”进行仔细研究比对,整体掌控培训项目内容及实施的报价和时段。通过提交专家委员会把关,邀请交流、访问落实、对比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甄选。 执行过程中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最多不超过五人)”的辅导形式,培训方需要提供以下四个环节的内容供参培教师学习,即: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完成该项目必要的知识资料和学习方法、完成该项目的相关技术技能与操作技巧、参加项目相关的高水平讲座或报告会。 培训过程以项目成果验收评价为导向,将项目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均纳入第三方评价指标,切实保证参培教师完成项目的质量。让教师切实融入到实际生产研发中去,感受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和细节,并迁移转化为教学经验。 “四得”喜获丰收,再启全新征程 一是学生获得“综合素养+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得益于“四引“策略的运用,学校重点专业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如何提高育人质量等问题。毕业生技术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示范校项目建设以来,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枚金牌、1枚银牌和3枚铜牌。 二是教师获得“业务素养+专业视野+核心技能”。通过一系列的校企共培名师的举措,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业务素养迅速提升。同时,11个教学团队不断开阔视野、勇于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摸爬滚打,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三是学校获得“内外基地+特色凸显+精品办学”。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品牌专业。 四是企业获得“技术人才+生产效益+长远发展”。学校内涵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迎来43所兄弟学校和20余家企业的参观交流。为企业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合作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为当地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八、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16-2017学年度,全市中职学校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是开展党性体检活动。紧紧围绕党的宗旨和新党章对党员的要求,针对学校党员现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查问题、找差距,提出整改措施、改进思路,鼓励广大党员为学校发展积极贡献力量。二是开展承诺、践诺活动。通过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示范窗口、示范岗、责任区,摆放桌卡、台签等形式,亮出党员身份。通过党员公示栏、签订承诺书等方式,亮出党员承诺;通过评议党员、专题研讨和争创“时代先锋”等方式,把党员贡献亮出来,推动党员尽职尽责。三是切实全市加强中职学校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注重落实支部责任,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学习教育计划。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构建党员经常性教育体系,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签订《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修德养廉,拒腐防变。深入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深化节约型学校建设活动。从严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严禁公款旅游。严格公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减少运行成本。 九、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少、规模小。全市中职学校数量偏少,部分区县属部分中职学校建设相对滞后,办学条件难以改善、办学规模偏小。缺少市属中职学校,难以发挥各项政策落地和教改示范的引领作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小,难以达到国家关于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硬性规定。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职业学校最初是由普通学校改制,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由于区县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合并,教师队伍年龄老化问题突出,有的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7岁。人社部门规定学校招考教师须具有教师资格证,但是,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没有教师资格证,学校难以招聘到急需的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落实不到位,学校聘用兼职专业教师缺乏财政资金支撑,难以聘到高水平兼职教师。 三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既有发展比较好、在省内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中职学校,如已创建的4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也存在办学条件相对落后,还达不到规范化学校标准的中职学校。区县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的仅有4所,有的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不过几百人。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改进措施 一是大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积极推动淄博工业学校、淄博理工学校校舍改造工程建设和高青县、博山区中职学校新校建设,不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现实习实训设备逐步换代升级。推进4所省级示范校立项学校和2所省规范化中职学校立项学校项目建设,达到每个区县建成1所省规范化中职学校的目标,力争再有1所学校列入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加强专业建设,通过现有1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推动品牌学校建设,同时再争创1-2个新的省级品牌专业,引领和带动全市中职教育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坚持文化教育和技能培养两手抓,坚持就业和春季高考升学两手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中职学校常态化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推动学校育人质量螺旋式上升。组织好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力争省赛国赛成绩有新的突破。 三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深入实施中职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提高中职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加快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中职学校学历招生专业审核备案制度和学籍管理责任制度,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办学行为。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继续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是完善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适时召开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加强职业教育统筹管理,凝聚职业教育发展合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全面落实《淄博市职业院校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积极引进优秀专业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中职学校优秀教学团队、齐鲁名师名校长和青年技能名师培养,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有关政策,加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点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五是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充分发挥现有2家省级骨干职教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校企合作与集团化办学。大力推进中职学校“学徒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十、学校上报情况说明 “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服务平台”中我市共有15所学校,其中有9所中职学校已经编制发布并上报了《2017年度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其他6所学校未编制《2017年度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原因为:齐鲁武术学校、淄博梓童山武术学校、万杰朝阳学校和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属于其他学校开设中职班,不属于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万杰成人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和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近三年未招生,目前已没有在校学生。 淄博市教育局 2018年1月17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