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师幼互动能力提升⑤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教师因管理需要发起的互动多于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发起的互动,教师高控、幼儿依赖、互动不对等的现象。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也在思考:好的师幼互动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我们瞄准教师喜闻乐见的故事教研,聚焦师幼互动,开展持续的园本教研,引导教师积极交流活动故事,主动关注师幼互动过程,提升互动意识与能力,形成了“做—写—讲—评”的故事教研基本范式。
做活动,展开师幼互动
聚焦师幼互动的故事教研,第一步是充分唤醒教师对师幼互动的有意关注与高质量师幼互动的积极实践,从而累积故事素材。教育教学过程是师幼互动契机的来源,因此,我们先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与幼儿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
充分参与。教师放下成年人的固有假设,静下来、蹲下来和幼儿一起,全身心且持久地参与幼儿的活动。我园有4棵柚子树,金秋时节,柚子挂满枝头,幼儿每天从树旁经过,久而久之,就打起了柚子的主意。他们说要在柚子成熟后,评选柚子大王、比赛剥柚子……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并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化身为幼儿的同伴,用眼神、点头等肢体动作表达探究柚子的兴趣,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从而生成了关于柚子的一系列活动。
满足需求。教师在活动中学会慢下来,倾听、关注、了解幼儿,主动表达对幼儿想法的尊重,并根据幼儿需求作出有目的的回应,而不是简单随意地作出反应。如护“柚”活动中,幼儿精心管理的2号柚子不见了,他们想去寻找。教师和他们一起躲在不足60厘米高的栅栏旁蹲守,寻找线索。毫无头绪时,教师引导他们绘制线索图,厘清思路。在升级了6次方法、历时20多天,依旧没找到柚子时,教师鼓励他们面对结果,将寻找柚子的责任心转化为下一阶段科学养护柚子的动力。教师始终以平和包容的心态靠近幼儿,用适宜的行动满足幼儿需求,为下一阶段的有力互动做准备。
拓展学习。拓展幼儿思维、丰富幼儿知识,是教师有技巧、有意识地教学的目的。在探秘柚子时,幼儿先后遇到“数不清柚子”“柚子生病了”“柚子掉落”等问题,教师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现象、头脑风暴,并大胆发表看法。接着利用图画书、集体教学活动扩展他们关于柚子生长习性的认知,在提问、追问中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找原因,并结合生活经验梳理养护柚子的公约,最终衍生出自制有机肥、自制辣椒驱虫水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解决中进一步探究柚子的相关秘密。拓展学习是活动持续发展、课程故事生成的关键。
写故事,回溯师幼互动
写故事是教师以小见大地叙述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事件,其目的在于通过故事,体悟并阐述师幼互动中蕴含的规律、原理。因此,故事教研的第二步,是教师将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还原活动推进的轨迹,把教师带回师幼互动现场,回顾各阶段的师幼互动策略,最终形成故事。
日常随笔。教师利用简短的文字、录音软件等记录活动中幼儿的关键动作、语言,以及教师的提问与支持方法,形成教育随笔。在柚子活动中,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收集了“数不清的柚子”“拯救柚子”“剥柚子比赛”等案例中师幼互动的20余个小片段,为进一步撰写课程故事打下了基础。
视频再现。录制现场活动视频是撰写课程故事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实现情境再现、重复观看、反复研究,有利于教师做深度的记录分析。比如,有10多个幼儿同时参加剥柚子比赛,教师想了解材料投放的合理性及全部幼儿的活动体验,于是用视频同时记录幼儿的声音、动作、表情,为后期分析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及活动开展的科学性提供了真实素材。
完善故事。有了随笔片段和视频情境,教师就可以着手撰写完整的故事。但故事不是简单的素材拼凑,而是立足活动全过程,系统梳理并分析师幼互动的出发点、价值点、进阶点。我们建议教师参考理论书籍,学习师幼互动相关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参考标准,让故事中的思考有深度与科学依据。开展柚子活动的林老师先后从自主游戏、品格启蒙、师幼互动、跨领域学习等方面撰写课程故事,这不仅是阶段性师幼互动的反思,也为多角度探究柚子活动提供了思路。
讲故事,辨析师幼互动
如果说写故事是教师对师幼互动知识的再一次系统学习,那么讲故事就是从教师个体经验走向群体智慧、从关注幼儿个体到关注整体的师幼互动策略辨析过程。每学期我们都会给足教师时间和空间反复讲故事,鼓励教师借助图片、视频再现师幼互动的实际情况,分析活动过程中采用了哪些师幼互动方法或策略,思考这些策略对支持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感性直觉讲述。这一阶段主要是激发教师讲故事的动力,教师选取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以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讲述。在故事教研初期,林老师以柚子的“生长—采摘—品尝”等事件发展顺序进行讲述,并凭直觉阐述了对师幼互动的朴素思考和想法。
理性思考讲清。教师基于实践,在把握故事意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讲解。这一阶段,是和完善故事文本相辅相成的,林老师在撰写、讲述柚子故事时,以“护柚、探柚、玩柚”3个板块对已有素材进行筛选、甄别,并进行梳理、记录,厘清柚子故事的线索和发展进程,以突出师幼互动这一关键。
深度反思讲好。这一阶段是教师对师幼互动策略的有效识别与辩证分析的过程。需要体现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真实的互动情境,学会找出关键情节与问题,要着重呈现幼儿行为与师幼对话,用描述性的语言而非概括性的语言来讲述。这一阶段的故事教研,林老师不再平铺直叙,而是从寻找“丢失的2号柚子”引入,一方面突出幼儿养护柚子的内动力,另一方面顺理成章地抓住真正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突出教师的思考与反思,让我们看见了有效师幼互动推动课程建设的过程。
评故事,优化师幼互动
评析故事比讲好故事更能检验教师对师幼互动策略是否有全盘、深入的掌握,是在能够分析师幼互动策略的同时,还能给予评价、提出优化策略的更高阶挑战。故事教研过程中,我们倡导通过教师自评、同伴互评和幼儿点评3种方式,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与创造性,生成故事,衍生更多关于师幼互动的自主研究。
个人自评。教师对自己撰写、讲述的故事进行评价。柚子活动故事教研的自评环节,林老师重点围绕“护柚、探柚、玩柚”活动是否聚焦师幼互动、运用的策略是否能支持幼儿的学习等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活动中师幼的成长。我们发现,林老师对故事本身最熟悉,但也存在当局者迷,导致评价不够客观的现象。
同伴互评。这是教师对师幼互动认知的互通有无。林老师讲完柚子活动故事后,我们在年级组、全园组织不同群体的教师相互评价。中班组教师抓住幼儿年龄特点、柚子活动推进过程剖析幼儿的探究、学习与发展样态,教龄较长的教师客观分析柚子活动中林老师采用的教师支架、语言示范等互动策略是否有效、科学,同时为下一阶段柚子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
幼儿点评。幼儿是师幼互动是否有效的一手反馈者。柚子活动故事教研时,我们邀请参与活动的幼儿到达现场,让他们关注追踪2号柚子、拯救生病柚子等行动中林老师的语言、行为,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感受,引发教师对自身互动策略的进一步反思,并在后期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聚焦师幼互动的故事教研,集操作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趣味性于一身,唤醒了教师研究师幼互动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从听众变为主讲者,从敢讲、想讲到会讲,愿意主动亲近理论。他们也在写故事、讲故事、评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力争对师幼互动的策略从知道、熟悉到精通,反哺教育实践。
(作者系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30日第2版
每天早上不到7点,王继远就从烟台市区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将两个双胞胎儿子送到位于城乡接合部的福山区兜余中心幼儿园。两年前,他把还在上小班的儿子,从家门口的幼儿园转到了这里。除了王继远,近两年,还不断有各地的家长留言、打电话,想把孩子送到兜余中心幼儿园就读。
一所普普通通的幼儿园,怎么就成“香饽饽”了?原因无他,就是体育游戏。自2018年起,体育游戏的“星星之火”以兜余中心幼儿园为开端,在烟台各幼儿园发展成“燎原之势”。如今,体育游戏已然成了烟台学前教育的一张响亮名片。
一条火起来的皮筋
2022年9月,兜余中心幼儿园园长孙景莲在网上随手发了一条孩子们跳皮筋的视频。不到一周,浏览量就超过2000万。后经媒体转发,浏览量很快超过1亿,直接登上微博热搜榜。
这条突然火起来的皮筋,让烟台幼教人看到了社会对体育游戏的认可。实际上,跳皮筋不过是烟台幼儿园体育游戏的一隅。在现实中,孩子们玩的,比跳皮筋丰富多了。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在蓬莱区刘家沟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随着音乐喊着口号,做着好玩的篮球操。孩子们看似随意地扭动着身体,但园长王维美告诉记者,这些动作都是精心设计的,融合了传统武术和京剧元素,可以锻炼孩子们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
篮球操结束,孩子们跟随音乐进入不同难度的体能大循环游戏,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以跳为例,孩子们要先带球跳格子,折返后难度增加,从一排约15厘米高的横杠上跳过,再转向绳子做的软梯,进行开合跳……体能大循环后,孩子们选择喜欢的器材玩现代体育游戏或传统体育游戏,如“翻山越岭”“打地鼠”等。
一圈玩下来,孩子们个个满头大汗,眉目舒展。
而在莱山区解甲庄中心幼儿园外的一片槐树林,又是另一番情景。树上绑着绳子、秋千、塑料圈……孩子们在绳子下“穿越火线”,在荡桥上走平衡,往晃动的塑料圈中投篮……浓浓绿荫中,不时有笑声传出,活泼的身影跑来跑去,就像林间精灵。
同一时间,90多公里外的蓬莱区实验幼儿园,园长秦霞正在组织戚继光故里的孩子们,打着幼儿版的“戚家拳”……
这就是烟台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每所园都有辨识度。但无论以何种样态呈现,其内核都一样,即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资源,设计系统的体育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同时,提升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力量等身体素质。
因为体育游戏,烟台幼儿园的孩子们有了充实的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
一拍即合的两个人
“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前不久,烟台市“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幼儿体育培训活动,在福山区兜余中心小学举行。原本100人的会场,硬是挤进了300多人。现场的火爆,让烟台市教育局学校体育教研员王青辉始料未及。
这也让他意识到,教师们对规范、科学的幼儿体育游戏,渴望久矣。
烟台对幼儿体育游戏的探索,始于2018年。
当时,孙景莲从小学到幼儿园工作没多久。在阅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时,一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与此同时,身为中小学体育教研员的王青辉也发现,刚升入小学的孩子,“小眼镜”“小胖墩”时有可见。他意识到,幼儿园体育活动是有缺失的。
一次会议,孙景莲与王青辉相遇了。一番交流后,两人一拍即合。从此,以兜余中心幼儿园为起点,烟台幼儿体育走上了科学、规范的道路。
“幼儿园就是游戏,一定不能把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学科化、专业化。”这是从一开始,王青辉就定下的调子。他认为,幼儿园体育不是选拔人才,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
孙景莲带着教师们学习幼儿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从网上找适合幼儿的体育游戏,并在幼儿园反复实践、优化。王青辉等人也隔三岔五到幼儿园,指导教师们设计、改进游戏,规范保护动作。
慢慢地,以跳皮筋、翻单杠、柔韧操等活动为基础,兜余中心幼儿园形成了“跳皮筋+综合体育游戏”的活动模式,并荣获第四届烟台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去年2月,烟台首家幼儿体育研究示范基地在兜余中心幼儿园挂牌成立。
兜余中心幼儿园的尝试,也引发了福山区教体局学校体育教研员林文涛的深思。他认为,“兜余”经验还可以也应该有更大的覆盖面。于是,2022年7月,福山区教体局组织15所幼儿园,成立了幼儿体育游戏研究基地。去年,烟台在全市设立6个体育名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主持人带动约10所园一起研究。
“每个成员就像一颗种子,我们现在已经种下了差不多60颗种子。”王青辉告诉记者,幼儿体育游戏的目标是辐射烟台全市。
在开展体育游戏的同时,王青辉也在带着园长们将实践研究过程成果化。2021年,《幼儿体育游戏教师指导用书》进入编纂程序,其主体部分,是发展各年龄段孩子基本动作的体育游戏。每个游戏都包含游戏目标、游戏情境、游戏准备、活动过程、风险点及保护措施、教学建议等,甚至还有清晰规范的配套视频。
“这完全是一本在实践中做出来的书,大家都期待它尽快出版。”王青辉说。
一群活泼泼的娃
程程是个安静的男孩,经常坐在班级阅读区读书。因为长期处于静态环境中,一遇到外出活动他就会摔跤。慢慢地,他变得不想动、不愿动,也不敢动。烟台市市级机关幼儿园园长朱续杰和她的团队发现后,决定从程程的身体平衡性入手。经过平衡木、平衡车的初尝试,程程有了一些自信,开始挑战爬梯子、“斗鸡”等游戏。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尝试更考验耐性和协调性的跳绳、踢毽子等。如今,程程已进入小学,还在学校的跳绳比赛中获了一等奖。而得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麒麟,也因为体育游戏,不再自我封闭,变得自信、开朗。
在烟台幼儿园,因为体育游戏,体质差的孩子,变得健康,受过创伤的孩子,得到治愈。
虽然体育游戏风生水起,甚至成了烟台幼儿园的“招生招牌”,但它的开端并不顺利。几乎在所有幼儿园,家长都不认可,怕孩子出安全事故,甚至怕孩子晒黑。但园长与教师们,用专业与责任心顶住了压力。
烟台市高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肖华军告诉记者,体育游戏“见效”非常快,孩子们一个月就有变化:吃得多了、睡得香了,就连感冒发烧的频率都降低了。这些切切实实的变化,不但抚平了家长的疑虑,也把他们变成了体育游戏的“同盟军”。
肖华军向记者展示了该园小(1)班家长群的聊天记录:“召集好朋友跳皮筋,好快乐呀。”“哈哈,是的,小时候放学就这样。”……每天离园,家长主动组织同小区的孩子跳皮筋、跳绳等,甚至自己也跟着玩。
“跳绳、跳皮筋、丢沙包,已成了孩子们的离园三件事。”肖华军说。
在烟台,记者所到之处,园长、教师们分享最多的,就是孩子们爱上运动、坚持运动的故事。有的孩子每天坚持跳绳,已持续200多天;有的孩子每天雷打不动在小区教小伙伴跳皮筋……在每一所园,教师们都反映,孩子出勤率明显提高了。
“体育游戏确实成就了一群活泼泼的娃。”烟台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田丹宁深有感触地说。
2018年,福山医院给兜余中心幼儿园大班孩子做了一次视力筛查,发现视力不良率达18.3%,今年5月,这个数字已降至4.5%。烟台的体育游戏,真正让孩子们玩出了健康。
“我们不仅要发展幼儿的体能素质和运动习惯,更要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是烟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王先统对幼儿体育游戏的期许。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30日第1版
不久前,深圳市福田区第二幼儿园(以下简称“福田二幼”)举办了一场幼儿健康养护咨询活动。福田二幼幼儿林奕宁的妈妈程女士也积极参与。她对如何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等方面较感兴趣,仔细听讲后,她豁然开朗,收获颇丰。这场咨询活动,正是福田二幼在家园共育方面所做探索的缩影。
福田二幼是直属福田区教育局的公办园。该园积极搭建家园共育平台,强调通过家园社三方联动,积极构建凸显家园社协同共育的园本课程,开展“质优”思维新课程,让每个幼儿都能拥有“质而优”的人生。
家园社协同共育体现在福田二幼日常工作的点滴中。该园注重与家长密切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帮助家长时刻了解园所动态、大事记等。家长可以通过专属APP,明晰孩子在园的基本情况。此外,该园还举办经常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和教育活动情况,近距离体验幼儿园的生活。
刚进入幼儿园时,林奕宁产生了分离焦虑,哭闹不止,也给程女士带来了一定的焦虑。好在心思细腻的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给予了很多陪伴和鼓励,还时常教给程女士缓解孩子情绪的方法,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的日常。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爱下,林奕宁渐渐有了新朋友,也爱上了幼儿园。
“我们将家长看作我园课程、活动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及时掌握家长的心理动态,也方便及时调整支持幼儿的策略。”福田二幼园长冯运梅说。除了定期在线上向家长发放问卷、设置家长信箱,根据家长的反馈对幼儿园工作进行调整外,福田二幼还深入挖掘家长资源,成立家长助教、家长委员会、家长膳食委员会、家长义工队等家长教育团队,吸引了许多家长主动报名参加。家长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配合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出于对孩子健康的关注,程女士加入了家长膳食委员会。幼儿园定期开展膳食委员会会议,邀请家长参观厨房、品尝美食等。程女士和其他家长亲眼看到厨房采购的新鲜食材,品尝了孩子们日常吃的点心,对幼儿园给孩子们准备的饮食感到满意。“幼儿园非常尊重家长,会接受我们提出的建议,让我们参与到食谱制订中。”程女士说。
除了成立家长教育团队,福田二幼还邀请家长加入园本课程建设。冯运梅表示:“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超越了教室范畴,打破了时空壁垒,让幼儿与家长、社区产生实质联系,将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真实、丰富。”福田二幼邀请来自不同行业的家长助教到园内,给孩子们开展健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相关讲座。不少家长一想到能根据自身特长,给孩子们上特别的一课,就动力满满。
此外,福田二幼还与社区、消防大队、妇幼保健院等建立了良好联系。幼儿园定期邀请社区的专业人士入园开展知识讲座,内容涉及消防、交通、健康和环保等。专家还会担任讲解和指导员,让孩子们有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此外,幼儿园还聘请片区民警作为法治辅导员,共同保障幼儿的安全。这些家园社协同开展的活动,为孩子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多元的世界,帮助孩子们逐步建构起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为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福田二幼为家长提供了咨询活动等高质量教育服务。2018年,福田二幼就参与了福田区学前教育家园共育公益指导项目,面向福保社区,开展了15场不同主题的家长学校活动。与此同时,该园还邀请专家,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幼儿养护、招生入学、传染病预防、幼儿体质分辨和调理等咨询活动,向家长传递科学育儿和健康生活信息。
“我们也是第一次做妈妈,专业人士的分享能给我们很多帮助。”程女士表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儿童的生活,还促进了亲子关系和谐健康发展,是家园社协同、共护幼儿成长的良好实践。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30日第1版
本报讯(记者 熊杰 通讯员 游志君)近日,厦门市集美区财政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集美区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5.26亿元,同比增长2.33%。近年来,集美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得益于精准施策,“强基优编”。
2012年,集美区仅有12所公办园。10多年来,全区新增公办园47所,提供建设学位16470个,辖区适龄幼儿在公办园就读比例进步值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同时,全区示范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9.19%。这些都标志着集美区学前教育“强基”成果喜人。
在“优编”方面,集美区做好教职工配备,坚持逐年足额核定公办园教职员工控制数,支持海山实验幼儿园等10所开办不满3年的公办园,在教职工与幼儿比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5名预核人员控制数,保障新办园正常运转。区教育局还专门组织教师招聘,充实新办园教师队伍。同时,选拔优秀教师到新办园工作,帮助其提升办园质量。
在优化布局结构方面,集美区按照“独立办园、总园带分园”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公办园办园模式,由原有的“一托二”,即一所总园带两所分园,转变为“一托一”,即一所总园带一所分园。
2018年,集美区成立集美教育公司,发挥国企资源整合能力强、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自2019年起,相继开办集美国投敬贤幼儿园、集美国投碧溪幼儿园等普惠园,提供学位1140个。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30日第1版
有话要说...